(一)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少,融资条件高
我国资本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建立以来,经历了30多年的不断改革,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资本市场体制还不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对国内上市或发行债券的条件门槛较高、审核标准高,使得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有很大的难度。目前,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不足,由于上市条件的限制,民营企业上市的数量较少。创业板、科创板的推出虽然为部分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但只解决了部分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还是没法通过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解决。
(二)民营企业间接融资难,融资成本高
目前国内民营企业间接融资渠道主要为银行贷款。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门槛较高,特别是没有实物资产的民营企业很难通过银行贷款获得间接融资。由于民营企业受到规模较小、实物资产有限、信用条件不够、财务核算不规范等因素限制,所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偏重于国有企业或者大型的民营企业,即对民营企业的放款资金规模相对较小,融资期限较短,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需要第三方担保公司提供担保,使得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了很多。
(三)民营企业融资管理理念薄弱
民营企业使用家族式管理方式,融资管理理念落后,對融资管理缺乏系统性认识、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业的融资人才。缺乏对融资项目的跟踪调查,缺乏对融资项目预测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的分析,无法提出合理的、科学的融资方式,从而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风险。
(四)民营企业管理不规范
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不重视财务管理,经营理念滞后,缺乏系统规范的、符合市场经济特征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的各类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不够。有些民营企业在发展初始阶段打政策擦边球,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风险。民营企业虽然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公开发行股票或者发行债券的上市要求差距较大,很难通过上市渠道融资,同样想取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也很困难。
(五)民营企业信用体系不健全
民营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得到资金后,由于企业经营不善,不愿意偿还,甚至有的民营企业通过各种方式骗取银行贷款不还,失信于银行,增加了银行的坏账风险。银行为控制风险而提高信用标准,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另外,由于民营企业资产少、抵押物不足,所以其想要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更加困难。
二、民营企业运作中融资的风险(一)造假上市,许多民营企业为谋取上市之羹,不惜以各种造假方式甚至是以造假流水线来达到上市的目的,不论结果如何,骗术总是要被揭穿的,一旦真相大白于天下,也是公司的末日来临之时。
(二)为规避内地法律法规的严格的审批程序,借壳或造壳在境外(主要是在香港上市)上市,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引导,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风险莫测。
(三)忽略上市成本,盲目启动上市方案,一旦上市失败企业要承担巨额的前市费用。
(四)即使上市成功后,由于企业不能适应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严格的监管要求,而使企业陷于危机。
三、民营企业融资的特点都有哪些?(一)短期资金融通难度降低,但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缺乏。由于各地政府的努力,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有所缓解。但是,现有金融体系只是对中小企业开放了短期信贷业务,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给仍严重不足。特别是对于大量高科技创业型企业来说,最为缺乏的不是短期贷款而是中长期贷款和股权投资,但这类资本无法从正式金融体系中获得。
(二)大企业融资困难得到缓解,但中小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在现行金融体系中,多数金融机构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服务范围、服务品种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大中城市资金充裕,但县及以下地域资金匮乏。近年来,信贷资金的分布越来越向大中城市集中,一些县及以下地域甚至出现资金供给空白。据调查,2005年有些省的一些县贷款为零增长或负增长,甚至有的地区内所有县均未得到国有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支持。
(四)所有制差别正在缩小,但依然存在。由于一些执法和审计部门观念上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着对国企贷款出现坏账不予追究,对私企贷款出现坏账就要追究法律责任的现象。银行信贷人员因此尽量不对民营的中小企业贷款,在具体贷款评审中,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评估也高于国有大中型企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的相关解答,大家可以仔细阅读本文,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出明智的判断,小编的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可以联系我们找法网平台的专业律师,为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