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的犯罪主体都属一般主体。犯罪主观方面都是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的客体和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当事人是否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财产。(一)敲诈勒索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诈骗罪的犯罪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是单一客体。(二)在犯罪客观方面,敲诈勒索罪以威胁、要挟的方法,造成被害人心理上的恐惧从而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诈骗罪则是用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欺诈手段,使被害人信以为真,从而仿佛是“自愿地交出财物”。《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敲诈勒索罪的四个要件是什么?(一)敲诈勒索罪的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二)敲诈勒索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三)敲诈勒索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构成敲诈勒索罪。
(四)敲诈勒索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
三、犯敲诈勒索罪可能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敲诈勒索罪是一种很可恶的犯罪行为,因为它不仅侵害了被害人的财产,还往往对被害人的心理,造成了难以磨灭的阴影。敲诈勒索罪被规定在我国《刑法》的第274条,条文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上就是犯敲诈勒索罪可能会承担的法律后果。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的界限是什么?的相关知识,二者在客体和犯罪客观要件上有所区别。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我们的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